学院要闻

【落雁十佳青年】袁钰琳:426小时!星星守护 染艺筑梦 她用爱与专业传递希望
发布时间:2025-07-03
发作者:本站
发浏览次数: 442

新闻网讯(记者 刘芷萱)于高山之巅,方见大河奔涌,于群峰之上,更觉长风浩荡。这句被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4班学生袁钰琳视作人生指引的话语,折射着她对成长与奉献的理解。作为入党积极分子,她身兼班级团支书、学部党务助理、校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总队副队长等多重角色。

在校累计426小时的志愿时长,记录着她在社区服务、赛事保障、公益课堂等场景中留下的足迹。这份对奉献的热忱,让她获评“落雁十佳青年,诚信友善”称号,成为同学们眼中“用真诚传递温暖,以行动践行初心”的青年榜样。

 

担任志愿服务总队副队长期间,“向阳而生——关爱自闭症儿童”活动成为她最深刻的成长注脚。在首次的破冰绘画活动时,一名女孩始终坐在角落的位置,对画风筝兴致缺缺,回避与人交流。袁钰琳轻轻蹲下,目光柔和:“妈妈就在旁边观察室,你想去找妈妈吗?我们去看看妈妈,回来就把风筝画得美美的出去玩耍,好吗?”女孩犹豫着点头。在看过妈妈后,袁钰琳和女孩妈妈一起鼓励着女孩,让女孩愿意敞开心扉,随后袁钰琳拿起一支彩笔对女孩说:“你看,这颜色像不像花朵的颜色?画在风筝上肯定特别漂亮。”在她的耐心引导下,女孩渐渐有了兴趣,接过笔尝试描绘,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作品。为了和这群特殊的孩子们处理好关系,此后每一次活动,她都会提前半小时抵达场地,用固定的挥手手势和温柔的语气说:“我来啦!”第三次活动时,有孩子突然主动挥手喊出“姐姐好!”那一刻,袁钰琳红了眼眶,她深切感受到“真诚的重量”,陪伴特殊儿童的经历让她明白,信任需要耐心浇灌。

 

在贵州习水支教时,一次与规则相关的小插曲,让她对诚信有了更深的理解。一位小女孩拽着袁钰琳衣角询问能否带小兔子进教室,她蹲下轻握女孩的手解释,上课带宠物会影响活动,提议课间陪她看兔子,小女孩犹豫着点头。然而女孩在同伴掩护下仍将兔子带进别的教室,袁钰琳发现其上课缺席,找到时见她正与兔子玩耍。她并未责备,而是轻声询问是否因担心兔子,女孩低头承认。袁钰琳拉她坐下,耐心解释课堂规则的重要性,与女孩约定:“认真上课,课间姐姐在陪你看兔子。”女孩红着脸点头。后续课堂中,她借机引导大家理解“守规则才能让相处更有序”的道理,让孩子们明白专注学习既是对自己的责任,也是对他人的尊重。这段经历也让她懂得规则守护是更深层的关爱。

志愿服务中的真诚坚守,让她领悟信任与规则的分量。而在学部与班级工作中,她则以诚信为尺,丈量责任的深度。

在学部材料整理工作中,袁钰琳充分彰显了协作担当精神。她凌晨开始筹备材料,因临时外出,于是将未完成的工作规范转接给其他同事,并详细标注进度与注意事项。“期间接到临时通知,需在下午3点前提交材料,时间十分紧迫。同事们二话不说接力完成剩余工作,助力材料按时提交。这不仅是工作的顺利衔接,更是信任的温暖传递。”她认为,对待工作要严谨认真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此次工作展现出的善意流动,正是诚信友善在集体中鲜活的体现。

工作中的信任传递,让她深知,诚信友善的种子需在不同领域的土壤中悉心培育,专业能力的沉淀,为这份坚守赋予了更广阔的生长空间。

 

2024年暑期支教的“非遗趣探,童梦织锦”扎染活动,成为袁钰琳将诚信教育融入实践的典型案例。为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,她提前两周在网上找教程自学扎染技法,自费购买小礼品奖励小朋友,并设计诚信小课堂环节,“扎染时,如果偷工减料省略浸泡步骤,颜色就会不均匀;做人也一样,答应别人的事若不认真完成,信任就会褪色。”她一边示范扎线技巧,一边引导孩子们观察不同工序的成品差异。当孩子们举着色彩斑斓的方巾欢呼时,她又带领大家在作品背面写下“诚信小承诺”,如“我会按时完成作业”,“主动帮助同学”。这场活动被《春晖》期刊报道后,有家长反馈:“孩子回家后说,扎染要守规矩,做人也要守信用。”袁钰琳认为,传统文化中的“工匠精神”与诚信理念天然契合,这场沉浸式体验,让抽象道德准则转化为可触摸的成长感悟。

 

 

从校园到社区,从代码到扎染布,袁钰琳用行动证明:诚信友善不是抽象的口号,而是渗透在举手投足间的温暖选择。正如她在获评“落雁十佳青年”时所说:“青年的担当不在于惊天动地,而在于用微小行动汇聚成光。愿我们都能做诚信的践行者、友善的播种机,让每个日子都因真诚而温暖,因坚守而闪光。”

Baidu
map